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回头路?中国官媒呼吁让“同志”一词回归
时间:2025-07-11 18:52来源: 未知 点击:

近年中国共产党政府严厉打压性少数族群(LGBTQ+)群体,在文学创作、电视影剧、社群网络、学校教科书等领域,会出现刻意丑化、歧视,甚至将其逮捕并重判入狱。 日前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刊文呼吁,应让“同志”一词“重回主流”,以利社会风气重归淳朴,消息一出,引发中国各界议论。

综合中媒报道,《人民日报》在本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开头直言中国人曾广泛地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同志”一词,因其是一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且“也有志同道合之感”,而听者“坦然、舒泰”。 然而,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导致称呼变得日益多元,像是先生小姐、帅哥美女、老板、师傅、老师等。

文章声称,这些称呼刚开始会让人感到新鲜,久而久之便会腻味,甚至批评“小姐”这个称呼会让人感到“轻薄”(中国“小姐”一词泛指从事陪酒、酒店公关等特殊行业女子),“美女”一词也逐渐失去赞美之意,成了泛称或滥用。 对此,文章提及在中国“民风纯朴”且“人人平等”的时代,“同志”这个称呼是多么地得体有礼。

文章强调,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 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我举双手欢迎。 称呼中的真情实感,值得追求、颂扬。”该文发布后,迅速登上中国微博热搜榜,并出现“#人民日報呼籲同志稱呼重歸主流”讨论串,累积阅读量逾6300万次。

从微博讨论串显示,多数中国网友非常赞同文章内容,还认为“同志”一词这些年来遭到某些别有用心、身心有病的“特定群体”污名化。 不过已移民海外的中国网友,则对此痛批,文革余孽、道不同,何来同志?”、“发工资的时候没见是同志”、“习近平同志呼吁全社会大搞基”、“在同志称呼流行的时代,等级却是最森严的”。

另据《BBC》中文网介绍,目前“同志”一词在中文圈,主要是作为同性恋者的代称,然而中国LGBTQ+群体长期面临政治敏感和社会歧视,因此有网友质疑《人民日报》发布这篇文章,是否在剥夺这一词语为特定群体身份所提供的日常语言缓冲。 《BBC》也还补充,“同志”出自古代汉语,原意为“志同道合的人”。

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期间,中共将「同志」用于称呼党内成员和革命战友。 (图撷取自社群平台“X”,本报合成)

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期间,中共将“同志”用于称呼党内成员和革命战友。 (图撷取自社交媒体“X”,本报合成)

《BBC》指出,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期间,中共将“同志”用于称呼党内成员和革命战友; 在毛泽东时期,“同志”成为中国社会中最普遍和正式的称呼之一,其不分性别、年龄和职务,代替了“先生”、“小姐”等称谓; 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同志在民间的使用减少,主要被用于官方文件、新闻报道和工作发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