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考上清华却成“人下人” 网上炸开锅
时间:2025-07-11 18:53来源: 未知 点击:

考上清华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本该是件让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的大事。可一位女同学却在网上发帖,语气满是无奈:她的通知书上写了“深圳”和“研究生”五个字,觉得自己像是掉进了“鄙视链底端”。这事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讨论:连清华的录取通知书都拿不出手,这世道是怎么了?

清华大学,国内顶尖学府,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可这位女同学为什么这么失落?原因很简单,网上流传的刻板印象让她压力山大。有人说,清华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纯正”,深圳校区又被认为不是“正宗”清华。这种看法像一阵风,吹得人心里不是滋味。

先说“研究生”这三个字。现在考研热得像夏天的大太阳,可社会上还是更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出身。用人单位挑人时,眼睛常盯着你的本科学校。考上清华研究生,本该是件牛气的事,可在一些人眼里,研究生似乎总比本科生低一等。尤其是那些本科不是清华的同学,到了清华校园里,偶尔会听到“外来户”的议论。

再看“深圳”这两个字。女同学考上的专业在清华大学深圳校区。虽说挂着清华的名号,可有些人总觉得分校区差点意思。网上甚至有声音说,深圳校区的学生不是“真清华人”。这话听起来刺耳,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企业在招聘时,直接写明“只要清华本部毕业生”,这让分校区的学生心里更添堵。

考上清华却被嘲“人下人”,通知书5个字惹争议,真相如何?

这种“分层”现象还不止于此。在清华校园里,还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比如,理工科的学生常觉得自己比文科生高一头,而艺术类专业的同学,比如清华美院的学生,更是被调侃是“最底端”。有位美院学生在网上留言:“我们才是鄙视链的地板!”这话半开玩笑,可也透着几分无奈。

考上清华却被嘲“人下人”,通知书5个字惹争议,真相如何?

还有一类学生也常被误解,就是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清华的同学。他们经过层层选拔,成绩一点不差,可外界总觉得他们是“低分进清华”的特殊群体。这种标签贴在身上,就像背了个沉重的包袱,走得再稳也觉得累。

这些现象让人心里不是滋味。考上清华,靠的是真本事,哪有什么高低贵贱?可网上那些刻薄的评论,偏偏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女同学的自嘲发帖,其实也说出了很多清华学子的心声:努力考进顶尖学府,却还要面对莫名其妙的“等级”压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分层不只是嘴上说说,还真会影响学生。心理负担重了,学习动力就少了。本来在清华读书,课业压力已经够大,还要应付这些无聊的标签,实在是多余。就像有位同学在评论区说的:“毕不了业才是真尴尬!”这话一针见血,点出了重点:学业才是正事,其他的都是小事。

考上清华却被嘲“人下人”,通知书5个字惹争议,真相如何?

其实,细想一下,这种“鄙视链”不就是大家自己造出来的吗?网上畅所欲言,确实方便了分享想法,可也让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传得更快。隔着屏幕,有人说话不走心,忘了言语也能伤人。考上清华的学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无论是本部还是深圳校区,都是凭本事进来的,凭什么要被贴上高低标签?

再说回那位女同学。她在网上发帖,调侃自己是“人下人”,其实是想用幽默化解内心的失落。她的经历,也让不少网友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总爱给别人贴标签?为什么不能多点鼓励,少点比较?毕竟,能考上清华的,谁不是熬过无数个通宵,啃过无数本书才走到今天?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根据教育部2024年的统计,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超过470万,清华大学研究生录取率不到5%。这意味着,能拿到清华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都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深圳校区虽然年轻,但已经是清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培养了超过2000名高水平人才,毕业生在科技、医疗等领域大放异彩。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无论哪个校区,清华的学生都值得尊重。

这种“鄙视链”现象,其实不只在清华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爱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比如,找工作时,有人觉得名校毕业的就一定强;谈恋爱时,有人觉得对方家境好才算“门当户对”。这些想法,就像家里的老规矩,表面上看着有理,可细想全是偏见。

对那些考上清华却觉得自己“不够格”的同学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清华的资源,全国顶尖,课程、导师、机会,样样不缺。与其纠结别人怎么看,不如多学点真本事。就像老话说的,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别人说啥,管它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