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11月10日将在巴西登场。(美联社)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将于11月10日在巴西登场,随著气候变迁加剧,极端天气等冲击正对全球人口与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负担,以下是今年气候科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全球升温速度加剧
全球气温不仅持续攀升,升温速度也在加快。研究显示,全球气温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多个时间点屡次刷新纪录。
此外,海平面上升速度也在加快,过去10年平均每年上升约4.5毫米。相较之下,自1900年起的数十年平均升幅仅为每年1.85毫米。
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全球平均气温已比工业化前水准高出摄氏1.3至1.4度。依目前趋势,全球恐在2030年前后升温突破摄氏1.5度,届时恐引发灾难性、不可逆的冲击。
●临界点
暖水珊瑚因连续的海洋热浪几乎完全死亡,这可能成为首个气候临界点(climate tipping point),意味著环境系统开始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研究人员10月时曾警告,若快速森林砍伐持续下去,且全球暖化跨越摄氏1.5度时间点比先前预估更早,亚马逊雨林可能开始凋零,并且转变为如稀树草原的生态系统。
他们还指出,格陵兰冰盖融水,可能导致维持欧洲温和冬季气候的洋流「大西洋经向翻转洋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urrent,AMO)更早崩溃。
南极冰盖同样面临威胁,科学家担忧围绕南极大陆的海冰正在减少。与北极情况相似,海冰消失会露出深色海水,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加剧整体暖化趋势,也危及浮游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吸收全球大量的二氧化碳。
●陆地陷火海
伴随热浪与干旱,野火依然频繁且剧烈。今年全球「野火状态」报告显示,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大约有370万平方公里土地遭焚毁,相当于印度与挪威的面积总和。
这略低于过去20年的年均焚烧面积,但由于燃烧的是碳含量更高的森林,这些野火释放的二氧化碳比以往更多。
●致命高温
研究人员正致力寻求方法,评估高温对健康的风险与损害,联合国健康与气象机构估计,全球约有一半人口受到高温困扰。
这些机构估计,当气温超过摄氏20度,每升高1度,劳动生产力就可能下降2%至3%;另一项于10月发表在「刺胳针」(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估计,仅去年一年,因生产力下降造成的全球损失就超过1兆美元。
在欧洲,一支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团队运用死亡率趋势估算,今年夏天有超过2万4400人死于高温相关原因。
针对去年欧洲创纪录的高温夏季,另一支团队利用电脑模型分析死亡统计、气温资料与健康参数,估算有32国中逾6万2700人死因与高温有关。
●科学受攻击
美国总统川普否定气候变迁,在他的领导之下,美国政府希望大幅削减负责收集与监测天候数据的机构经费,令科学界感到担忧。
川普政府2026年度预算案(尚待国会批准)提议,将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地球科学部门年度预算砍半至约10亿美元,并将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预算削减逾1/4至45亿美元。
不过,在世界其他地方,公共科学经费正在增加,中国、英国、日本以及欧盟的科学研究经费均创新高。欧盟上月将即时气象监测数据向公众开放。
来源:自由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