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热不死的乘客,热死的大爷
时间:2025-07-09 15:09来源: 未知 点击:

  这段时间,从北京到济南,要说对气候的感受,就是热, 真热。

  我有一天横穿人行横道,作为一个粗人,突然就想到了一个词,炙烤,把人放在火架子上烤。

  说到热,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两条社会新闻。

  第一个,就是浙江列车砸窗事件。

  一列绿皮火车,因故停留。乘客被困在车里三个小时,因为炎热,门窗不开,已经有乘客出现了中暑症状,乘客要求列车员开门,被拒,有个小伙砸了窗户。事后小伙被警察带走,据说也没怎么着,就是警告了一下。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事后引发了网络讨论。让我意外的是,居然有媒体认为小伙做的不对,是公然挑战公共安全秩序。言下之意,大家都没事,你砸个鸡毛?

  我看到一个评论,特别扎心:如果是一车厢的猪,那么热的天被困三个小时,老板早想办法了。

  更扎心的是,这还真的是事实。

  认为小伙砸的不对,我想那个评论者在评论的时候,一定是在空调房里,如果是在炙烤的情况下,他也在车厢里,他可能要重新考虑一下,是脱衣服凉快,还是批评小伙子图个嘴快。如果这个评论者,感受到炙烤的温度,真的运了一车厢的猪,他也应该觉得做点什么吧。

  或许评论者觉得, 砸窗不至于,又热不死人。

  可是,真要热死了人,又能怎么样呢?

  第二条新闻,就是青岛大学的一个宿管大爷,住在一个没有空调的房间里,热死了。

  在事情发生后,引起了网络发酵,青岛大学做出了回应,给了一个声明,就这个声明,让我看了不吐不快。

热不死的乘客,热死的大爷

(青岛大学事发现场)

  整个通报,都是学校做了什么,至于这个大爷为什么死,都没有提及。最后的表态,痛心和惋惜,我看到的是冷漠和表演。

  这个大爷的名字,也没有说。

  或许,在通报者看来,一个门卫是不配在通报里拥有名字的。

  真要热死了人,批评小伙的人,就变成了通报者。

  这两个事,表面上都是天热,背后的原因,都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把人当人呢?

  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这个不能仅仅是口号。在威胁到人的生命的时候,人的价值超过整个列车,何况是一车人?

  我看了列车的视频,当事的列车员是个老实人,他拒绝开门,阻止乘客砸窗,因为他觉得这种做法违反规定,如果他这么做了,可能要受处分。

  按照批评小伙者的逻辑,列车员这么做了,他还真的可能会受到处分,又没死人,这么做肯定是多此一举。现在列车员尽职尽责,阻止小伙未果,反而不会受处分。

  如果你是列车员,你也会这么做。

  只要批评小伙的人存在,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只是口号,而不是共识,这种事情就肯定还会发生。

  至于青岛大学的门卫,据说死前被拖欠了工资,这个我无法考证,但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越是底层的工作,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越大。

  我没有矫情的认为,我们必须给门卫配空调房,社会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以后每个门卫都有空调,这个会发生,还需要时间,但我觉得,青岛大学的态度是可以改善的。

  青岛大学的通篇公告,都是说自己的努力,而没有提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只要不说原因,这事就没有解决的办法,甚至都不能算作一个事件,因为只是一个意外,他们没有做错什么。

  所有的门卫,都有空调无法做到,但青岛大学以后的门卫给装空调,这个事情他们是应该能做到的吧?

  只有你把大爷当成一个人,认为人死了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容易得出的结论。

  如果不把大爷当成人,那就真的只是一个意外了。

  大爷叫张培生,58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