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罕见信号出现,大城市“零租金”越来越多
时间:2025-10-14 09:14来源: 未知 点击:

越来越多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加入到“零租金”的行列中。

而冲在前面的,还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广州、杭州、苏州、北京这样的一二线大城市。

8 月,广州黄浦区提供15 万平的产业“免租空间”,最高可减免 3 年,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按照广州每年每平平均租金 1528.8 元 ,一年减免金额约为 2.29 亿元。

4 月,苏州推出“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提供超 10 万平产业空间 ,最高两年免租。按照苏州写字楼每月每平 70 元的租金计算,每年减免规模也接近 1 亿 。

而早在今年 3 月,深圳 和北京更是先人一步,都推出10 万平以上产业免租空间,减免规模分别在 2.74 亿元 和 1.76 亿元 。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正在成为城市招商的新口号。而“零租金”的出现,直接对应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1,城市厂房和商业办公空置率走高,相对供给过剩;2,战新产业因为资金有限,规模扩张缓慢,高租金确实也形成了压力。这也是一二线城市率先试水的主要原因,这些城市一旦出现厂房、写字楼的供需错配,代价要大得多。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城市内卷又要开始了?毕竟,今年国家花大力气对“招商引资”形成政策层面硬约束,明令禁止不规范行为。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 。而到 8 月,发改委再次明确,“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 。

罕见信号出现,大城市“零租金”越来越多

但实际上,“免租金”政策还真算不上内卷,甚至还有“反内卷”的意味在其中。

因为城市内卷,大多源于对热门产业的超量财政投入,包括返税、补贴等,本质上是定向对部分企业的现金流进行补充。但充沛的现金流,不能直接和竞争力画等号,所以等钱烧完了,企业就只能“关门大吉”,造成了无尽的浪费。

而这一轮“零租金”政策,本质上不是现金流补充,而是成本端纾困,和之前国家反复提到的“降低物流成本”类似,重点在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和之前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一次性奖励相比,“免租金”政策,其实更接近于消费市场的“消费券”,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精准给到有消费需求的人。这意味着,和直接补贴相比,“零租金”政策其实做了一轮更精准的企业筛选,把想要骗补的企业,卡在门外。

也正因如此,“免租金”真正吸引的,是考虑在当地落户但还在犹豫的企业,还有在产业化上就差临门一脚的企业。因此,“免租金”政策,并不具备改变产业格局的能力,只能用来加快产业集聚。

而“免租金”政策,更多只是引子,重点是之后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比如,有的免租园区配套人才公寓,降低企业的人才成本;有的免租园区配套金融服务,类似“租金入股、经营分成、资产作价入股”等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等。很明确,未来产业园区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更要成为和产业休戚与共的服务商、平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