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全球最活跃地震带曝光
时间:2025-10-15 04:00来源: 未知 点击:

近来全球屡传地震,部分地区还因此传出灾情,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对此,官方粉专“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就深入介绍全球三大主要的地震带中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也被称为“太平洋火环带”(Ring of Fire),全球超过80%地震和75%火山都分布在此。

“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表示,太平洋火环带成员以聚合型板块为主,板块会不断推挤、隐没到相邻的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在深度约100到150公里的地方会部分熔融变成岩浆,然后向上溢出地表、形成海底火山,比如台湾东部的绿岛、兰屿,就是海底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岛。

“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指出,全世界约有80%浅层地震(震源深度 ≦ 70 公里)、90% 中层地震(震源深度70到300公里)以及几乎所有深层地震(震源深度 > 300公里)都发生在火环带上。

“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说明,由于板块不断推挤、隐没,当长期累积下来的能量超出负荷,就会破裂、错动,造成一系列隐没带地震。举例来说,史上最强、地震矩规模9.5的“196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在纳兹卡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的隐没带;史上第三,地震矩规模 9.2的“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隐没带。

至于距离台湾较近的太平洋西侧也有强震纪录吗?。“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指出,史上第四,地震矩规模9.1的“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311大地震);史上第六,地震矩规模 8.8的“2025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大地震”。以上都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鄂霍次克板块的隐没带,威力可见一斑!

全球最活跃地震带曝光
“报地震 - 中央气象署”表示,根据2023年研究显示,太平洋板块每年往西北方向推挤76到90毫米,隐没到鄂霍茨克板块下方,位处其上的堪察加半岛在1737年、1841年、1952年都发生过地震矩规模8.8以上的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大波高均达到 15米以上。但因为半岛如今地广人稀,因此2025年大地震并未造成严重伤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