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佳音是救过内娱的命吗?”
频繁出现在各类影视剧,熟悉的皱眉表演方式,相似的角色形象数不胜数。
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怎么哪儿都是雷佳音”的抱怨。

曾经对他演技的称赞似乎被“看腻了”的厌烦情绪所取代。
就在社交网站上抵制他的声音响起,不少人指责“雷佳音资源咖”后。

官媒的锐评如同一把利剑,犀利地剖析了背后的缘由,句句说到观众的心坎上。
“资源咖”的养成路从众星云集的《长安的荔枝》,到大咖互飙演技的《酱园弄》。

核心主演雷佳音的表现,招来了不小的争议。
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打出“雷佳音”的名字,你能得到非常接近的前排联想词。
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问题就是:
“雷佳音的资源为什么这么好?”

其实,雷佳音的演员成名之路,一路走来并不是畅通无阻。
刚进演艺圈那些年,甚至可以用“点背”来形容他。
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与胡歌是师兄弟,郑恺、陈赫、杜江是他的同班同学。

本想着自己凭借扎实的演技,起码能与昔日同学“打成平手”。
现实却像一记耳光,狠狠甩在了他的脸上。
话剧、电视剧、电影统统尝试个遍,甚至连喜剧“扮丑”也试了。
可仍旧是圈内不温不火的存在。

连佟丽娅都感叹,“他是挺点背的......”
面对着同行们一个接一个的往上爬,雷佳音始终憋着一股劲儿。
终于,他磨练演技,扎实基本功,总算凭借《黄金大劫案》拿下了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最佳新锐男演员奖等多个奖项。

相当于打响了发光发热的第一炮!
2017年,《我的前半生》的播出改变了雷佳音的人生轨迹。
“前夫哥”的头衔让他迅速走红,终于在漫长的蛰伏中一夜爆红。

从那开始,观众真正开始“记住”雷佳音,一个专门走“窝囊”路线的男艺人。
名气越来越大,找来拍戏的邀约自然忙碌不断。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人世间》中周家老二周秉昆,《第二十条》里的检察官等等。

《热辣滚烫》和《满江红》,雷佳音均有大篇幅的戏份。
只要是影视大制作,十有八九会有雷佳音的身影。
数量多,质量大差不差,雷佳音凭借多部影视作品,手握飞天奖、白玉兰奖等多个奖杯,早已是各大奖项的常客。

拿到“影帝”称号的雷佳音,不仅等来了奖杯无数,也等来了观众的称赞和掌声。
他已经成了观众心目中炙手可热的实力派演员。
没他作品过不了审然而,名利是一个回旋镖,会不定时扎回到自己身上。

如今被全网抵制“角色同质化”的雷佳音,似乎尝到了回旋镖的滋味。
如今,当观众频繁在各类影视剧中看到他那熟悉的面容和相似的角色形象时,舆论的风向却悄然发生了转变。
有观众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雷佳音“产量高”,但每一个角色生气或者愤怒的情绪表达方式,都大同小异。

比如《长安的荔枝》和《酱园弄》里出演的角色,都是一位处处受挫、满是无奈的“窝囊” 中年男人。
虽然两人的时代背景并不一样,遭遇的苦难也不同,却令人很难分辨。
微驼的背、下垂的眼角,还有似有若无的叹息声。

甚至有网友提出,给雷佳音多部影片的片段混剪到一起,压根区分不出来。
个个都是“窝囊”赛道的天选角色!
不仅如此,接下去待播的十几部作品中我们都将看到他的身影。

总而言之,导演们似乎商量好了一样,好像有雷佳音,就有了票房和收视的保障一样。
近日姜文导演的新作《你行!你上!》中,雷佳音仍然在宣传海报的C位!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中,他也是核心主演人物。

本以为会像以往一样,收获大批粉丝的追捧。
却没想到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已经遮掩不住,评论区被“厌烦雷佳音”一类充满反感的负面评价刷屏。
甚至有网友毒舌评论,“没他作品过不了审?”

这么看,广大观众有点“审美疲劳”也很正常,市场瞬息万变,导演也想不到雷佳音有“登高跌重”的一天。
但雷佳音的“人设复读机”也并非个例。
这些年来,只要张译一出场,大家就知道谁是本剧最正义的警察。

黄磊一出场,大家就知道谁是本剧最知心的大叔。
王耀庆一出场,大家就知道谁是本剧最有钱的总裁......

所以,让观众“烦”了的从来不是雷佳音,而是越来越缺乏新鲜感,趋向同质化的影视作品。
官媒锐评雷佳音遭抵制面对广大网友的呼声,官媒对雷佳音遭抵制这件事表达了看法。

《扬子晚报》提出,雷佳音“角色同质化”的困境,针对的并不是他一人,而是整个影视市场。
“套路前几次是好用,用多了是会让人厌倦的。”
实际上,张艺谋、冯小刚等多位导演也讨论过,为什么会选择用雷佳音来当核心主演。


“可塑性强”和“很好合作”是雷佳音的主要优势。
另外,导演们也透露过,大咖与大腕的合作,挺难的,会让导演挠头。
所以导演选人面临“选项其实不多”的状况。
“市场、资本和业内都认他。”

仿佛雷佳音是 “市场验证过的安全牌”一样令人放心,使人安心!
这些种种因素综合起来,恐怕就是雷佳音“频繁刷脸影视剧”的结果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备受信赖的雷佳音,如今会遭受观众的厌弃,而走上跌落神坛之路。
在当前观众已然出现抵制情绪的情况下。

如何调整策略,突破固有形象,是雷佳音亟待解决的问题。
言辞犀利没有维护,句句说到观众心坎上。
期待影视圈可以挖掘更多有潜力的新人,让影视市场重焕生机,而非在“套路化”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结语:“雷佳音”们被长期限制在一个“舒适圈”内,不断重复自我。

这件事给市场提了个醒,整个市场所能提供的作品类型和风格相对有限,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

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这个让影视创作被套路化、人物形象被固化的行业闭环。
否则,“烦”了的观众终有一天会有其他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