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联合国「二○二四年世界毒品报告」揭露,全球吸毒人口攀升至三点一六亿,创历史新高。欧美与亚洲因社会结构、毒品政策差异,衍生截然不同的新兴毒品威胁,从成分、毒性到流通模式均呈现两极化发展。
缉毒人员指出,欧美流行的化学合成毒品如芬太尼等,易与鸦片合用,导致毒效极强,微量即可致呼吸抑制和猝死;芬太尼常用于手术麻醉、癌症末期病患、重度疼痛、慢性顽固性疼痛。二○二二年美国逾七万人死于芬太尼过量;英国九个月内百人死于硝基氮类毒品。
亚洲流行的卡西酮类毒品,则因成分复杂且常被混合使用,易引发急性中毒、高热和多重器官衰竭。国内吸毒致死者平均年龄约三十岁,有的死者体内验出四点六种毒品,K他命混卡西酮最常见。
在制造与价格方面,欧美芬太尼多由墨西哥犯罪集团在秘密实验室合成,技术门槛高但利润丰厚;亚洲「太空油」则利用电子烟混毒,成本低廉、隐蔽性强。香港查获的太空油电子烟单支售价仅百元港币,易透过社交网络流通。
在戒毒挑战方面,芬太尼等合成鸦片类药物生理依赖性强,需医疗介入;亚洲的依托咪酯则因「快感短暂」诱发高频吸食,形成「错误奖励机制」,心理成瘾更难破除。根据戒毒案例显示,吸食者即使短期戒断,复吸率仍超过百分之八十。
全球趋势上,合成毒品因体积小、易运输、利润高,正取代传统毒品,而跨国供应链上,因中国化工业兴起,再加上与在地混毒模式,分别成为欧美与亚洲毒害的核心根源。
☆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时报提醒您远离毒品☆
相关新闻请见︰
世界最新毒品趋势》新兴毒品威胁 硝基氮类等三大类毒品毒性惊人
世界最新毒品趋势》大麻为主要祸源 新兴毒品使毒品问题益加复杂

现今常见将依托咪酯混和化学原料,加热制成电子烟油,以电子烟方式施用;示意图。(资料照)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