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易导致蛤蜊产量减少。图为示意图。(法新社资料照)
李欣洁/核稿编辑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酷暑肆虐,南韩近日有预测称,到2050年,因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温度上升,全国蛤蜊产量将减少一半以上。
南韩《东亚日报》报导,南韩气候变化学会21日透露,国立釜庆大学资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必奎发表了气候变化场景下,蛤蜊产量变化及经济损失的论文。郑必奎假设温室气体以目前水平排放、慢慢减少碳、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立等3种情况,预测了蛤蜊产量将如何变化。
分析结果显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目前水平,预计2041至2050年蛤蜊产量将比2000至2022年减少52.0%。如果慢慢减少碳排放,产量将减少37.9%。如果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立,产量将减少29.2%。如果减少碳排放,蛤蜊产量的减幅就会缩小。
据指出,气候变化导致蛤蜊产量减少的主因在于,因为水温升高,盐分降低,诱发蛤蜊的压力,降低生存率。蛤蜊比鱼类更难移动,因此更容易受到急剧环境变化的影响。
研究推算,蛤蜊产量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或将超过460亿韩元(约新台币11亿元)。
南韩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因酷暑导致蛤蜊产量减少的情况,京畿道海域去年从8月16日开始连续41天发布高水温特报,只捕获35吨蛤蜊,比5年平均值137吨减少74.5%。京畿道海域去年的水温从8月底到11月初,比往年高出摄氏2.1至3.0度。
郑必奎表示,随著持续高水温现象,频繁发生蛤蜊集体死亡事件,需要开发高水温耐性高的品种等因应方式。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