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墨西哥库利亚坎市一个贩毒集团藏身处的地板上,发现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原料。用于合成这种阿片类药物的多数化学前体物质,都是从中国运往墨西哥,由当地贩毒集团完成加工后走私进入美国。
中国加强了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管控。美国称,这类化学品是导致这种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流入美国境内的重要原因。
本周一,中国商务部等五部门将13种化学品列入管制清单,今后向美国、墨西哥及加拿大出口这些化学品需申请许可证。
此次公告似乎是中国政府为履行上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总统在韩国会面时达成的协议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自10月30日两国领导人会面以来,中国政府还宣布,将对制造半导体、炸药、穿甲弹、电池及核反应堆所需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暂停一年。
同样在本周一,中国商务部宣布暂停对韩华海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为期一年的制裁措施;交通运输部则表示,将暂停此前针对美国对中国航运业采取的措施(包括港口附加费)而实施的反制。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于周日宣布,将暂停相关措施一年。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中美两国正着手落实该峰会达成的共识。
他指出:“双方正从磋商阶段迈向落地执行阶段,这将为两国推进双边议程中的其他议题创造更大动力。”

特朗普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月在韩国釜山会晤。
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跨境流通,一直是引发中美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之一。
美国政府官员指责中国在遏制相关化学品流入美国方面举措不力,而芬太尼在美国每年导致数万人死亡。
中国官员则对此作出反驳,称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未能有效遏制国内对这类毒品的需求。
同样任职于复旦大学的中美经济关系专家宋国友表示:“中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华盛顿官员称,中国企业是制造非法芬太尼所需前体化学品和相关设备的最大来源地。这些非法芬太尼主要经陆路边境流入美国,其中墨西哥是主要中转通道。上月末,墨西哥安全部宣布,经过跨国追捕,在古巴抓获一名墨西哥公民和两名中国公民。10月30日,加拿大边境服务局通报称,数月前截获了4300升来自中国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
特朗普政府于今年早些时候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关税时,便将芬太尼问题列为理由之一。由此引发的关税战使两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几近停滞。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在韩国的会面取得的成果包括:美国降低了针对中国商品的芬太尼相关关税,暂停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附加费,并推迟实施原本会阻止更多中国企业获取美国技术的出口管制政策。作为回应,中国同意重启美国大豆采购,暂停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并加大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管控力度。
宋国友指出,这些举措是阻止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步骤。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于本周一发布通知,要求国内企业严格遵守包括新增管控措施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通知同时督促中国企业核查境外采购方资质,若采购方要求提供虚假包装或虚假信息,需立即终止交易。
吴心伯表示:“这一举措不仅是向美方释放信号,更重要的是向国内企业传递了中央政府坚决推进芬太尼管控工作的明确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