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不谙英语,诈团对她没辙,最后她仍寄出金融卡,被判无罪。(资料照)
现年35岁的陈女,仅国中毕业,在便当工厂上班的她,被诈团在脸书投放的广告吸引,「申请帐户即可领公益基金6万元」,实际上这申请用以洗钱的虚币帐户,不谙英语的她,在诈团人员的指导下连连操作错误,最后仍无法开通。诈团改骗她可领2万元,必须寄出金帐户,结果她寄出金融卡,没领到半毛钱,帐户反被3名诈骗被害者汇入23万元随即被领走,陈女被依帮助洗钱罪提起公诉。但该案进入法院审理,法官认为,陈女也是受害者,主观上她并没打算骗被害人,因此判她无罪,但仍要负担民事赔偿责任。
去年9月陈女在脸书看到「领某银行公益基金5万元」广告,便透过LINE跟对方名为「颜麒祐」结为好友,颜男指示陈女申请虚币操作,但因陈女不谙英语,连连发生错误,颜男索性放弃,改寄一份抬头为金管会假公文,上面写道「请提供您认证银行卡的密码,为您进行认证确认是你本人申请补助」,且条件是1张提款卡只能领2万,另外还声称要下载虚币APP,并申请帐号,陈女因不谙英语再次卡关,陈女回说好复杂,「不想寄也不想领了,邮局帐户还搞到不能用(被列警示帐户)」对方回称「你补助金都没有领取出来,邮局肯定是不能正常用啊」,陈女还是不想寄,对方又寄法务部的假公文声称「妳申请却未领出。致公务员登载不实,足以生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者,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吓得陈女急忙寄出2张提款卡。帐户反被3名诈骗被害者汇入23万元随即被领走。
法官表示,被告或有疏失不够警觉之处,惟此思虑不周与他人实施不法实无必然关连性,被告至多仅应负民事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责任,仍难遽论被告具有帮助诈欺、帮助洗钱之不确定故意,因此判决无罪。
☆自由时报电子报提醒您,防诈骗专线︰165,报案专线︰110☆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