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AI恐冲击职场 新科经济学诺奖得主呼吁亟需规范
时间:2025-10-15 04:00来源: 未知 点击: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学者郝伊特(Peter Howitt)今天警告,人工智能(AI)虽带来惊人的契机,但也可能摧毁大量工作机会,亟需加以规范。

法新社报导,现为美国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荣誉教授的郝伊特,今天之所以发出这番警语,是因为有愈来愈多人日益关切AI将如何冲击社会与劳动市场。

加州州长纽松(Gavin Newsom)今天即不顾白宫主张AI应自由发展的立场,把一起规范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的法案签署成州法,创下全美先河。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3位学者共享殊荣,除了郝伊特,另外两位分别是美、以双重国籍学者莫基尔(Joel Mokyr)和法国学者阿吉翁(PhilippeAghion)。

郝伊特在记者会上表示,谁会成为AI领导者还有待观察,“我们还不知道创新性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说:“AI无疑是一项潜力无穷的技术,但它同样可能摧毁其他工作,甚至取代高度专业人力。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因此必须受到规范。”

“在毫无规范的市场里,私部门的奖励机制其实不会以对社会最有利的方式化解这种矛盾,我们也无法预测后续会发生什么。”

79岁的郝伊特说,这是“人类史上重大时刻”,并将其比作过去技术革新的时期,例如1990年代电信业兴起,以及电力与蒸汽动力问世的年代。

他指出,这些创新全都可以说明科技是可以如何加强人力,而非单纯取代人力,“这一次我们会怎么做?我真希望我有明确的答案,可惜我没有”。

与郝伊特共享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莫基尔(Joel Mokyr),则对AI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持较乐观看法。

79岁的莫基尔在芝加哥郊区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透过视讯表示:“机器不会取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机会从事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他说:“科技进步不只会取代人力,也会创造新的职务。”

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劳动市场的主要关切不在于“科技失业”,而是随着人口老化、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减少,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