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保障防御权或影响侦查? 民众党抛废「勾串羁押」掀法界分歧
时间:2025-08-21 12:55来源: 未知 点击:

民众党提案废除「勾串羁押」事由,法界意见分歧。支持者指出可强化被告防御权与程序正当;反对者警告可能限制检方侦查能力,也可能迫使转向禁止接见或通信,影响羁押实务与社会对司法信任。(资料照)

民众党提案废除「勾串羁押」事由,法界意见分歧。支持者指出可强化被告防御权与程序正当;反对者警告可能限制检方侦查能力,也可能迫使转向禁止接见或通信,影响羁押实务与社会对司法信任。(资料照)

〔记者刘咏韵/台北报导〕民众党提议删除刑诉法「勾串共犯或证人之虞」羁押事由,法界指出,此修法涉及程序正当、侦查效率与被告权益的平衡,是羁押制度关键议题。支持者指,可避免羁押滥用、保障被告防御权;反对意见则认为,恐削弱检方在重大刑案或组织犯罪中掌握证据能力,增加串证、灭证风险,并可能迫使检方转向禁止接见或通信,影响羁押实务与社会信任。

律师刘继蔚表示,删除「串证危险」仅限缩羁押事由,若被告有逃亡或灭证之虞,检方仍能声押,并不代表羁押制度被全面放宽。他指出,实务上检察官可自行选择声押所依据的证据,并受《刑诉法》第101条第3项规范,法院原本就需审查必要性。此次修法反而要求检方在限制辩护人阅卷时,必须提出更具体的事实与证据,仅进一步强化程序正当,并未影响羁押运作,甚至能减少国家滥用羁押削弱被告防御的可能性,对被告而言是有利的修正。

至于外界担心,若法院不同意检方限制辩护人资讯,是否会造成羁押延宕或争议?刘继蔚则认为,这类裁定原则上不能抗告,检方若不愿让辩护人知悉,最佳做法是不要以此为声押依据,而应先行讯问证人或共犯。

他补充,本案虽具高度政治争议,难免遭解读为「有利被告」,但重罪案件结构并未动摇,重大刑案仍能依逃亡之虞声押。实际影响较大的部分,则可能反映在禁止接见、通信的使用比例下降。

律师赵文魁则持不同看法。他直言,现行「勾串」事由虽然模糊,却是检方声押常用的理由之一,删除后影响不可轻忽,并估算目前检察官声押获准率约75%至80%,若修法通过,恐降至六成左右,将对侦办造成压力。虽然能因此保障部分被滥行羁押者的人身自由,却同时也会让检方在处理涉及共犯或证人保护的案件时更加受限,修法并非单纯技术性调整,而是实质影响侦查实务的变革。

他并强调,其他修正如第93条第2项但书、具体事实与无其他替代手段的规范,影响相对有限,更多是强化检方举证责任、提醒法院遵守比例原则,甚至能保障律师阅卷权。真正值得审慎讨论的,是否应立即删除「勾串」事由,或应与法务部研议后提出更妥适方案。

一名曾任检察官的律师也提醒,在重大刑案或组织犯罪中,共犯与证人往往关系密切,若缺乏羁押的震慑力,可能导致串证、灭证风险无法控制,使检方在案件初期难以稳住证据链,甚至让犯罪集团继续运作。他认为,「勾串羁押」虽有操作模糊的问题,但若完全删除,法院将少了一项审酌工具,只剩逃亡与灭证,恐使制度僵化,不利因应特殊状况。

此外,修法也涉及社会观感与人权平衡。该名律师指出,若被害人家属看到涉案人因事由删除而获释,恐认为司法偏袒被告,进一步削弱社会对司法的信任;另一方面,检方可能转而频繁声请禁止接见、通信,以避免串证,虽形式上取代羁押,实质却同样限制被告对外联系,反而造成另一层次的人权疑虑。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和立委张启楷、陈昭姿周二提案修《刑事诉讼法》,拟删除「勾串共犯或证人」的羁押事由,引发外界质疑。(记者刘咏韵翻摄)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和立委张启楷、陈昭姿周二提案修《刑事诉讼法》,拟删除「勾串共犯或证人」的羁押事由,引发外界质疑。(记者刘咏韵翻摄)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