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坑爹!为移民 独生女串通中介偷卖父母国内养老房
时间:2025-07-29 16:57来源: 未知 点击:

近期,上海黄浦区爆出一起堪称“年度最令人心寒”的家庭纠纷:一位独生女为了移民海外,竟背着年迈的父母,利用不动产登记漏洞,找人假扮父母亲自“到场”,将三人共有的一套千万级别“养老房”偷偷过户到自己名下,并抵押贷款900万元。而这笔巨款的大部分,被她拿去办了加拿大的“枫叶卡”。

坑爹!为移民 独生女串通中介偷卖父母国内养老房

最终,父母一无所知,只在几个月后查产证时才发现“家已不再属于自己”。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位女儿面对父母追问时,拒不透露中介身份,堪称“坑爹界天花板”。

据美国《世界日报》与新浪财经联合报道,受害人施老伯夫妇在上海黄浦区拥有一套132平米三室两厅的房产,市值超过千万,是夫妻二人和独生女施女士共同持有的产权房。这是他们几十年辛苦积攒的积蓄,准备作为养老之所。



然而,2025年5月,老两口因为听说女儿卷入经济纠纷,心生担忧,便亲自前往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产状况——谁知这一查如晴天霹雳:房产早在1月就被过户到女儿名下,3月又被抵押贷款900万,贷款协议规定“半年内未还清即面临拍卖处理”。



面对质问,施女士承认抵押贷款属实,但始终回避如何完成过户的问题。直到记者上门询问,她才松口:当时陪同办理的是“中介找来的人”,并非父母本人。

那么,这一系列高难度操作是如何完成的?

按照《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流程规定》,共有产权房产进行份额变更或过户,所有权人必须本人到场,并通过“电子亮证”验证身份

但令人震惊的是:施女士带着两名冒充父母的“演员”,竟成功骗过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完成过户。



原因在于——当时使用的“电子亮证”系统存在技术漏洞,只需他人手机扫码授权,即可亮出身份证明,验证工作全靠工作人员“肉眼识别”,并未启用面部识别或实名比对系统。这让不法中介有了可乘之机。

如今,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已承认此漏洞,相关技术已紧急升级为系统自动比对核验,并建议施家报案维权。

老两口表示,他们追问资金流向时才得知,200多万进了中介的腰包,500多万则被女儿用于申请加拿大“枫叶卡”移民用。剩下部分,女儿含糊其辞,拒不解释。



而这900万元的贷款合同为期半年,截止日就是2025年9月中旬。若届时施女士还不上款项,房屋将进入处置程序。

这意味着:一旦违约,银行可直接查封拍卖房产,施家老两口恐将无家可归。

施阿姨哭诉道:“我就怕哪天房子被收走,我们俩就没地儿住了……半辈子的心血啊,就这么没了……”

从法律层面分析,该事件已经远超民事纠纷范畴,涉嫌刑事犯罪。



律师指出:

若证实有人冒充他人、使用伪造或非法取得的电子身份证明,可能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若中介协助施女士完成诈骗行为,且收取高额费用,则可能涉及诈骗罪、伪造身份证明、职务侵占等多项刑责

女儿作为主导者,还可能面临背信损害利益罪非法转移财产的指控。



目前,黄浦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表示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保留全部监控与资料。

为了张国外的枫叶卡铤而走险,把父母的安身之地抵押给银行,甚至谎称“为家庭未来着想”——这是以爱为名的背叛,也是对亲情最沉重的践踏。

施女士想移民加拿大,本无可厚非;但她为此偷用父母财产、制造虚假身份信息、致父母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这已不是“误入歧途”,而是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失守

你认为女儿的行为是否触犯刑法?父母是否该原谅她?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