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游新闻报道,河北一医院在患者建议下开设了“不爱上班门诊”。当“学习困难门诊”逐渐被社会接纳,成年人职场倦怠的诊疗需求也同样值得被正视——这并不是玩笑,而是对劳动者精神健康的关怀。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打工人总有不得不上班的理由,但是如果你因为上班而心生乏力、总是情绪不稳定、感觉上班很痛苦,其实可能是因为你陷入了职场倦怠期。
网上很多人调侃
“进去发现没大夫,因为大夫也不爱上班”,道出“工作痛苦”是普遍现象。正如医生所说,各种职业都存在倦怠感。但现实中,该门诊挂牌两月问诊患者不多,这说明多数人将“工作痛苦”视为常态,而非可干预的医学问题。
这反映出社会对职场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不足。人们往往将工作中的乏力、疲惫视为常态,即便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也因害怕被贴上“脆弱”“矫情”的标签而不愿就医。同时,现代职场中人际关系压力、绩效焦虑、价值感缺失等系统性伤害,也让职业倦怠成为普遍现象。
“不爱上班门诊”的设立,是一个良好开端。它提醒我们,关注职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社会应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企业也要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优化职场环境,给予员工更多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正视心理问题,勇敢寻求帮助,让“不爱上班”不再成为难以言说的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