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日本心理治疗资源不足 性犯罪歪风难杜绝
时间:2025-07-22 18:47来源: 未知 点击:

日本性骚扰案件大多发生在地铁等公共运输工具上,但大多数受害者倾向隐忍。图为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彭博)

日本性骚扰案件大多发生在地铁等公共运输工具上,但大多数受害者倾向隐忍。图为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彭博)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日本《共同社》英文版22日报导,与其他已开发国家相比,日本因性骚扰相关犯罪而声名狼藉,包括偷窥、列车性骚扰等,但现有针对性犯罪者的心理治疗计划规模仍太小,相关私人机构也寥寥无几,许多惯犯未能接受任何治疗,犯罪行为恐怕不会停止。

根据日本内阁府去年1项3.6万人参与的线上调查,超过10%的16至29岁族群曾遭受性骚扰,男女皆然,大多发生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但社会规范和沉默文化往往阻碍受害者检举及警方执法。

日本政府已推出针对性犯罪者的心理治疗计划规模仍很小,许多惯犯未能接受任何治疗。同时,为性犯罪者提供治疗计划的私人机构也寥寥无几。

2024年7月,日本关西地区1个地方法院审理1名38岁前自卫队成员,他因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而被起诉。事实上,早在2022年,这名男子就因类似事件被罚款。当被检方问及动机时,他表明:「我当时很绝望,根本不在乎」。

该男子一直在服用治疗工作压力引发的精神疾病药物,但他的问题从未解决,他的精神状态被认为是导致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被捕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性癖好,并开始接受临床治疗。

为了防止性犯罪者再犯,日本政府于2006年为监狱和其他机构中的性犯罪者引入认知行为疗法计划。这是一种心理疗法,可以帮助人们识别消极或破坏性的倾向或行为。

性犯罪者通常会将受害者反应解读为「兴奋」,即使受害者明显厌恶这种行为。该疗法旨在揭示这种「认知偏误」可能导致性犯罪,并帮助犯罪者认识到他们的解读是错误的。

根据日本法务省1项研究,在出狱3年内参加该计划的性犯罪者的再犯率是未参加者的3分之2,但只有特定类型的囚犯才有资格参加,许多人在不知如何管理情绪的情况下就出狱,最终再次犯罪。

多年来一直为性犯罪者提供治疗的临床心理学家金谷大哲(Daitetsu Kanaya,音译)表示,需要接受治疗的犯罪者正面临困境。因此,他2020年在福冈建立1所认知行为治疗中心,为2到3人的小组提供为期10个月的治疗计划。

金谷提到,1名患者是来自福冈的30多岁男性,从中学时期就有偷窥癖,这种行为持续到成年后压力增大时愈演愈烈,最终引发入室抢劫、偷拍等性犯罪。

他的妻子说,犯罪是丈夫应对压力的方式,并说服他开始在金谷的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男子则表示,此前并不知道有这样的计划,他借此改变心态,变得积极,避免再次犯下性犯罪。

金谷指出,日本重视要求犯罪者悔改,「但人们对有效预防再次犯罪的临床治疗缺乏了解」。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