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别只看大恐龙!「谜行龙」出土 证实无数小型恐龙遭忽略
时间:2025-07-08 15:14来源: 未知 点击:

科学家新发现的恐龙物种「谜行龙」(Enigmacursor)复原图。其名称意为「神秘的奔跑者」,推测牠在侏㑩E纪晚期以敏捷身手在巨型恐龙之间求生。(w图撷取自Bob Nicholls Art专页)

科学家新发现的恐龙物种「谜行龙」(Enigmacursor)复原图。其名称意为「神秘的奔跑者」,推测牠在侏㑩E纪晚期以敏捷身手在巨型恐龙之间求生。(w图撷取自Bob Nicholls Art专页)

〔良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一具来自美国著名侏㑩纪「莫里森地层」(Morrison Formation)的新恐龙标本,命名为「谜行龙」(Enigmacursor mollyborthwickae)。此发现不仅解开百年分类难题,也让长期被忽视的小型植食性恐龙受到瞩目。

据《每日科技网》(scitechdaily)报导,据《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研究,谜行龙化石年代为约1.52亿至1.45亿年前的侏㑩纪晚期。该地层以出土剑龙(Stegosaurus)与异特龙(Allosaurus)等巨型恐龙闻名,但小型物种常遭忽略。

研究共同作者、恐龙学家梅德曼教授(Prof. Susannah Maidment)指出,莫里森地层的研究过去多聚焦于巨型恐龙,忽略了许多小型物种。此标本由私人化石商出售,最初被误认为1877年命名的「侏㑩龙」(Nanosaurus),后由博物馆购入并重新命名。

其名称「Enigmacursor」意为「神秘的奔跑者」,物种名mollyborthwickae为感谢赞助人莫莉.博思威克(Molly Borthwick)。此化石长约1公尺,具长腿与敏捷特征,推测以奔跑避敌,并已进行3D扫描供全球学者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其神经棘(neural arches)未完全愈合,显示尚未成年。他们也指出,历史上的侏㑩龙标本保存不佳,无法支撑独立物种分类,证实了重新命名的必要性,也期盼此发现能唤起各界对分类学工作的重视。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正对「谜行龙」(Enigmacursor)的化石进行清理与修复,为其公开展出做准备(图取自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专页)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正对「谜行龙」(Enigmacursor)的化石进行清理与修复,为其公开展出做准备(图取自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专页)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